海外赤子专家团队
2018年9月10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创业导师走进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赤子走进绵阳师范学院三大活动正式启动。值此之际,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9月11日,在我校高新校区笃行楼316举办了“第2018-2期岷山生态论坛”,论坛由实验室主任董鸣教授、副主任陈艳教授主持。会议特邀“千人计划”专家曲兆松教授和“海外赤子”专家尹华军研究员、庞学勇研究员、陈有华研究员、赵天博士参加岷山生态论坛,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尹华军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国家生态系统网络台站茂县森林生态站站长,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尹华军研究员做了“西南亚高山针叶林根系—土壤界面生态学过程研究”的报告。尹老师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上论述了其研究团队在西南高寒森林地下生态系统特点,同时详细讲述了从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机理,汇报了近期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庞学勇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博士生导师庞学勇研究员做了“西南亚高山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策略与生态效益评价”的报告。庞学勇研究员介绍了目前人工林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山地低效人工林,提出了小林窗疏伐技术用于改善低效人工林的结构,同时深入阐述了低效人工林结构调整后林地生产力、土壤涵水功能、养分、微生物及CO2排放等的变化,并同大家分享了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和科研态度。
陈有华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有华研究员做了“新稀有物种数量的预测方法与RSE软件包的使用介绍”的报告。陈有华研究员首先用了大量的事例介绍了当前生态环境和新稀物种的消失现象,从而引出了怎么预测统计物种数量的科学问题,最后详细介绍了RSE软件包的诞生和使用方法。
赵天博士做学术报告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天博士做了“Effects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on functional diversity patterns andtrophic structures of lake fish communities”的学术报告。赵天博士以鱼类和两栖动物为模式生物,讲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如生物入侵、环境污染物、气候变化等)对动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曲兆松教授做学术报告
河海大学产业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曲兆松博士做了“水生态文明的智慧预警决策体系建设”的报告,曲兆松教授首先介绍了以文化、教育、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特点的水生态文明的概念,提出了“6色理论、8大效益”的智慧预警决策体系,结合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智慧预警决策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海外赤子专家与实验室教师合影留念
会上,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提问,专家们一一进行详尽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来源: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文:苏瑞军图:魏斌审核:陈艳编辑:郑智谦)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