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发生病原微生物、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化学灼伤、中毒、触电、火灾、爆炸事故的一般处置办法。
第一条 病原微生物事故处理
1.若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解剖感染动物时操作不慎被锐器损伤,应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出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
2.若病原微生物泼溅在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3.若病原微生物泼溅在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4.若病原微生物泼溅在衣物、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500mg/L~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5. 动物抓伤、咬伤: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血液,用消毒液(75%酒精、碘伏、0.2%~0.5%过氧乙酸、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涂抹或浸泡伤处,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必要时须到医院治疗或注射有关疫苗。
6.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动物出现疑似人畜共患病疫情
⑴ 有关工作人员立即到感染科就诊检查,治疗;
⑵ 立即封闭工作现场,报告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应急工作小组;
⑶ 对发病动物采样后,处死动物,高压灭菌器灭菌后冻存,交由医疗废弃物处置公司进行处置;
⑷ 对封闭的饲养室或工作现场进行2%过氧乙酸空气喷洒消毒灭菌(100ml/m3);或甲醛蒸熏(每m3容积使用:15ml甲醛 + 6g高锰酸钾),蒸熏时间为24小时;
⑸ 用1%甲酚皂溶液喷洒地面进行室外环境消毒。
第二条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
1.若有毒、腐蚀性化学品泼溅在皮肤或衣物上,应迅速解脱衣物,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2.若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应立即穿好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等进行必要防护。泄漏量小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下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进行处理,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残余物用大量水冲洗稀释;
3.若发生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则泄漏区域附近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事故严重时,应立即设置隔离线,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同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条 放射源事故处理
1. 确定现场的辐射强度及影响范围,划出禁区,防止外照射的危害。
2. 根据现场辐射强度,决定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的时间。
3. 协助和指导在现场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具及个人剂量仪。对严重剂量事故,应尽可能记下现场辐射强度和有关情况。并对现场重复测量,估计当事人所受剂量,根据受照剂量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进行医学处理或治疗。
第四条 实验室发生化学灼伤事故的处理
1. 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
2. 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第五条 实验室发生中毒事故的处理
1. 吸入中毒。若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打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实验室。若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同时送入医院治疗。
2. 经口中毒。要立即刺激催吐(可视情况采用0.02%~0.05%高锰酸钾溶液或5%活性炭溶液等催吐),反复漱口,立即送入医院治疗。
3. 经皮肤中毒。将患者立即从中毒场所转移,脱去污染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洗净皮肤(粘稠毒物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后,及时送入医院治疗。
第六条 实验室发生触电事故的处理
1. 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2.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就地仰面躺平,禁止摇动伤员头部。
3. 检查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呼吸停止或心脏停跳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第七条 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的处理
1. 若实验者衣服着火,当套有多件衣服时,应将着火的外衣迅速地脱下来;有钮扣的衣服可用双手抓住左右衣襟猛力撕扯将衣服脱下,切忌解钮脱衣拖延时间;有拉链的衣服,要敏捷地拉开拉锁将衣服脱下。若穿的是单衣,前面着火时,应趴在地上;前后都着火时,则应在地上往返滚动,但速度不能过快。若有灭火毯时,可将其迅速遮蔽在身上,而后迅速地趴在地上。假如旁边有水,可以将水直接浇在着火的衣服上。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喷向人体。
2. 若人身以外的地方发生火灾时,发生局部火情,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沙箱等灭火。
3. 若发生大面积火灾,实验人员已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通知所有人员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同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向学院领导报告,有人员受伤时,立即向医疗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4. 人员撤离到预定地点后,应立即组织清点人数,对未到人员尽快确认所在的位置。
第八条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处理
1. 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 所有人员应听从现场指挥,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 学校实验室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
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19年3月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