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浩 |
|
职称:教授 |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
电子邮件:690772620@qq.com |
|
个人简历 |
|
陈浩,男,博士,教授,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院长。2010年12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构造地貌与第四纪环境)。 主持市厅级、校级科研、教改项目6项,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参编专著4部。主讲《地貌学》、《地质学基础》、《灾害地理学》等专业课程。2016年3月获得绵阳师范学院“首届教学良师”称号,2016年9月获得绵阳师范学院“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2015年10月所参与科研项目“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过程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
研究方向 |
|
构造地貌、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第四纪环境 |
|
社会任职及荣誉(含获奖) |
|
四川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减灾分委会会员 绵阳师范学院“首届教学良师” 绵阳师范学院“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绵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绵阳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汶川地震驱动的崩滑灾害在绵阳市辖区的分布规律研究,2015-2018,主持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以北川县都坝河流域为例,2018-至今,主研 |
|
代表论著 1.陈浩,董廷旭,李勇,等.涪江上游流域地貌特征及其对断裂活动性的响应[J].山地学报,2020,38(4):542—551. 2.陈浩,董廷旭,李勇,等.基于海拔高程的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人口格局演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1):84—90. 3.陈浩,杜华明,董廷旭,等.涪江上游流域盆地地貌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J].第四纪研究,2020,40(1):148—156. 4.陈浩,董廷旭,李勇,等.岷江上游流域地貌发育阶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4(5):694—698. 5.陈浩,董廷旭,李勇,等.涪江上游下切深度、速率及它们对下切过程控制因素的约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6):53—57. 6.陈浩,李勇.四川省北川县湔江流向演化过程研究[J].山地学报,2019,37(2):206—213. 7.陈浩,李勇.青藏高原强震活动诱发因素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26(2):196—203. 8.陈浩,李勇.四川省北川县活动断裂的地质响应[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1):108—113. 9.陈浩,陈朝镇.汶川地震驱动的滑坡灾害空间发育规律研究——以四川省安县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3):427—431. 10.陈浩,陈朝镇.北川县地震次生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5(4):540—544. 11.陈浩,李勇.岷江上游水系对龙门山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的响应[J].山地学报,2013,31(2):211—217. 12.陈浩,李勇.岷江上游河流阶地对龙门山断裂带逆冲作用的响应[J].山地学报,2014,32(5):535—540。 13.陈浩,董廷旭,陈朝镇,等.绵阳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3(3):351—356. 14.陈浩,李勇,董顺利,等.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白鹿镇段的变形特征[J].自然杂志,2009,31(5):268—271. 15.陈浩,罗怀良,李勇.气候变化对四川省盐亭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100—104. 16.陈浩,李勇.高原冰川消融——青藏高原周缘特大地震的诱发因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5):666—670. 17.陈浩,李勇.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发育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2):89—93. |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