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人才队伍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人才队伍 >> 固定成员 >> 教授/研究员 >> 正文

石红艳
2023-04-21  |  点击:[]

姓名:石红艳

职称:教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电子邮件:shylh310@163.com

个人简历

  苗族,中共党员,动物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从事高教工作24年,承担7门本科生课程教学。主持教学改革项目6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负责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及资源保护,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世界自然基金等多个项目,参编《四川兽类志》(副主编)、《中国兽类志兽纲第二卷翼手目》及《中国哺乳动物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撰写人之一。发表论文30余篇。积极将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融入到地方生态建设及环境教育中。研究工作曾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曾赴日本广岛县立大学进修1年。

研究方向

动物(翼手类为主)生态及资源保护

社会任职及荣誉(含获奖)

绵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

2001年,面向21世纪生物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高师学生生态环境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合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9年,第六届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核心素养引领下“自然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实践,获绵阳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年,负责的《自然教育》课程教学获四川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教授组);

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第一届“优秀自然教育导师”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1FY0100300):中国翼手目物种多样性及分布调查子课题,负责四川片区调查。202112-202612

国家自然基金:中华山蝠的婚配制度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31200311),2013-2015.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四川翼手类动物多样性及保护(18TD0037),2018-2020.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横向项目:贡嘎山保护区翼手目动物种群及分布专项调查,202206-202306

世界自然基金:绵阳地区旅游业发展中洞栖性蝙蝠的受胁现状及保护(CN0861.01-SM01),2005.

代表论著

Hao Liu,Yujie Ran,Hongyan Shi*,Xiaodong Jia. Lin Zhao. 2015.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8 microsatellite loci in the Chinese Noctule bat,Nyctalus plancyi.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7:295-297.(SCI)

Lichun Jiang,Rendan Meng,Hao Liu,Zhangqiang You,Ling Zhao,Xiaodong Jia,Hongyan Shi*. 2019.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Chinese Noctule bat, Nyctalus plancyi (Microchiroptera: Vespertilionidae).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11:259–262(SCI)

白若梅,孟仁丹,傅晓雪,胡宇轩,蒲璜羽,刘昊,石红艳*. 2021.涪江绵阳城区段水鸟生境适宜度评价及验证[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40(2):52-59.

石红艳,竹中真由美,堀内俊孝. 2005.小鼠囊胚的细胞凋亡:体内发育与体外发育的比较(英文).动物学报, 51(6):1151-1155.

刘昊,石红艳*,刘洪玲,唐中海,王静. 2015.中华山蝠翼的形态学发育模式.兽类学报,35(3):271-279.

石红艳,刘昊,吴毅,胡锦矗. 2008.中华山蝠的生长发育与年龄估算.兽类学报, 28 (1):112 -119.

石红艳,吴毅,胡锦矗,李艳红. 2001.中华山蝠繁殖生态的研究.兽类学报, 21(3):210-215.

石红艳,吴毅,胡锦矗. 2003.中华山蝠的昼夜活动节律与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动物学杂志,38(5):25-30。

石红艳,刘昊,吴毅,胡锦矗.2010.中华山蝠牙齿的脱换模式.动物学杂志,45(1):125-129.

石红艳,刘昊,吴毅,刘志刚. 2006.绵阳洞栖蝙蝠多样性及受胁现状.四川动物,25(1):128-131.

傅晓雪,李洁,王旭,黄木兰,白若梅,胡宇轩,石红艳*.2022.绵阳师范学院校园及周边鸟类多样性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41(05):57-65.

严雪,孟仁丹,张丹,翁家琴,刘琪利,姜帆娟, 石红艳*.2015.中华山蝠冬眠期间生理特性及生态习性.34(8):80-87.

石红艳, 刘昊,余文华,吴毅. 2020.毛翼管鼻蝠分布的最北发现地——四川蝙蝠新记录. 四川动物, 39(4),429-430.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