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川、谭露、徐亮、童鑫、游章强、陈艳
摘要:被子植物的性别表达与分配具有环境依赖性,使其性器官和雌雄功能在不同环境中趋于合理。地果雄果的花药胚珠比在不同地域间存在极大的变幅,同时呈现出不同的雄花分布格局,苞片口型(OS型)的花药胚珠比显著低于果腔散布型(SS型)。基于地果的339个实际分布点,使用最大熵模型模拟不同雄花分布类型地果的适生区,并对各适生区的环境贡献因子、区域间扩散的环境限制因子进行分析,探究地果雄花分布类型和花粉供应的地域分布格局成因。结果显示,OS型、SS型对应着不同的适生区,前者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后者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云南高原、而贵州高原为多种类型的共存。各类型的环境条件有显著差异,OS型分布于低海拔、最冷月极端低温较低、温度季节变化明显的区域,而SS型分布于高海拔、强太阳辐射、温度季节变化较小的区域。环境条件的差异限制了地果在不同区域间的扩散,同时影响着地果的繁殖物候、传粉小蜂的种群动态等,这可能是地果性别分配策略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环境因子;性分配;花药胚珠比;传粉榕小蜂
DOI: 10.5846/stxb202005181263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