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科研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2017 >> 正文

斑羚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与系统分类地位
2023-03-21  |  点击:[]

作者姜立春石红艳游章强刘昊陈伟

摘要斑羚Naemorhedus goral隶属于牛科Bovidae羊亚科Caprinae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包括不丹、印度北部、尼泊尔、西藏南部、巴基斯坦北部、缅甸西部等地。采用Long-PCR技术和Primer-walking测序方法,获取斑羚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序列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斑羚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6533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rRNA基因、22t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区;正如其他的哺乳动物,除了一个蛋白质基因ND68tRNA基因由轻链编码外,其余的大部分基因都由重链编码;tRNA基因中除tRNA-SetAGY缺少双氢尿嘧啶DHU臂以外,其余均能折叠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大多数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与羊亚科动物有道基本相似线粒体基因组各碱基含量分别为33.7%A27.2%T26.0%C13.1%G,序列碱基的组成存在明显的A-T偏好性。基于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构建其系统发生树,探讨羊亚科物种的进化地位。结果表明,斑羚属Naemorhedus和鬣羚属Capricornis分别形成单系群体,在Naemorhedus属内,赤斑羚N.baileyi位于该分支的基部位置,属于斑羚属分化较早的物种,灰斑羚N.griseus与斑羚N.goral先具为一支,再与中华斑羚N.caudatus聚集到一起,与中华斑羚相比,斑羚与灰斑羚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尽管系统进化树大部分节点支持率是高的,但仍有部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没有报道。因此,额外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羊亚科物种系统进化地位和种群遗传结构。

关键词斑羚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