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科研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2016 >> 正文

生态旅游对大熊猫影啊评价方法研究-以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3-03-20  |  点击:[]

作者: 刘刚龚明昊官天培利民李惠鑫张翼周天元

摘要: 旅游活动及伴随的人流、车流逐渐成为野生动物的主要干扰源,威胁着濒危物种的繁殖和生存。准确认识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是制定保护对策和提高保护成效的基础,但生态学领域有关旅游对野生动物影响的量化研究还比较少,可借鉴的评估方法仍较为缺乏。本研究比较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前2000年)和开发后(2012年)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痕迹点距离路线的平均回避距离和最小回避距离,发现大熊猫对徒步路线表现出明显的回避效应,表明近年来的旅游活动对大熊猫确实产生了影响。通过最小回避距离和距离递增法确定旅游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等级和阈值距离。确定了距离徒步路线和自驾路线的第一等级距离阈值分别为0~57m0~ 460 m、第二等级为57 ~ 800 m460 ~ 1 000 m、第三等级为800 ~ 1 400 m和大于1000 m基于距离徒步路线和自驾路线一定范围内的痕迹点分布数量,大熊猫对不同路线两侧每100 m的栖息地平均利用频率分别为1.9±0.230.8±0.15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Z=-3.48P=0.000)。通过对每100 m海拔区间内大熊猫痕迹距离自驾路线和徒步路线的距离分析,发现二者差异显著t=3.76P=0.003,对自驾路线,大熊猫在海拔2000 ~ 2 100 m时回避距离最小,而对徒步路线,最小回避距离发生在2 100 ~ 2 200 m基于本研究为自然保护区内最小接触区或禁止旅游区的划分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其他保护区探索适合的生态旅游影响评价方法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关键词: 大熊猫旅游影响徒步自驾回避距离

DOI: 10.13859/j.cjz.201605002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