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星、胡茜茜、刘明星、李佳琦、彭永红、吕旭、王晓芳、李晟、官天培
摘要:监测保护地鸟兽多样性现状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在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布设 60 个位点进行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在成功回收数据的 58 个位点上,有 19 252 个相机工作日,共拍摄到 45 种野生兽类和鸟类,隶属 8 目20 科,其中国家Ⅰ级和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 6 种和 11 种,被 ICUN 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的物种分别为 4 种、3 种和 5 种。兽类中以食肉目物种数最多(6 科10 种),偶蹄目次之(4 科 7 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兽类物种是中华鬣羚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RAI = 19.58),其次是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 = 11.58)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RAI = 5.56)。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鸟类物种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 = 9.18),其次是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RAI = 3.27)和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RAI = 2.91)。相较于米亚罗保护区的历史资料,本调查新增了 2 种兽类和 4 种鸟类的分布纪录,分别是黄鼬(Mustela sibirica)、香鼬(M。 altaica)、淡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小虎斑地鸫(Z。 dauma)、白眉林鸲(Tarsiger indicus)和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调查初步掌握了米亚罗保护区鸟兽的物种组成和种群状况,为邛崃山系中部保护区群的区域性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数据支持。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相对多度指数;野生动物监测;邛崃山系
DOI: 10.16829/j.slxb.150415
版权所有: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绵阳师范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邮箱:mszxst@163.com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